首页

艾彩原创免费视频网站

时间:2025-05-29 23:19:49 作者: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获三方面新发现 浏览量:60652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阮煜琳)记者29日从中国自然资源部获悉,“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28日抵达海南海口,标志着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本航次南极考察主要有三方面新发现。

  据介绍,此次考察的最大亮点是中国首次在南极秋季开展以罗斯海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联合航次,成功实现了传统南极考察由夏季向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的秋冬季的延伸,累计完成4条断面共计24个综合海洋调查站位,布放34个各类观测浮标,采集水样、膜样、沉积物、生物及海冰样品共计5000余份。

  本航次南极考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新发现,在水体结构方面,秋季罗斯海水体分层明显,水下150米以内水体混合均匀,但位于混合层以下的变性绕极深层水可入侵到南纬75度区域,而冰间湖200米至400米深度范围存在明显的冰架过冷却水。

  在低营养级生物方面,罗斯海区域初级生产过程不活跃,但冰间湖0米至200米水层浮游动物生物量较高,并在调查海域500米至2000米的深层发现有浮游动物越冬类群。

  在磷虾和高营养级生物方面,西部海槽陆坡区存在密集南极磷虾群,鸟类和哺乳类主要集中在冰缘区,优势种分别为南极鸌和阿德利企鹅,以及食蟹海豹与南极小须鲸。

  本次考察任务由“雪龙”号、“雪龙2”号、“永盛”号货轮3船保障。这也是中国第二次在南极实施3船分航段考察,其中,“雪龙”号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2025年4月8日返回,历时159天总航程2.7万余海里;“永盛”号货轮自2024年11月20日从张家港起航,2025年1月23日完成考察任务,历时65天,航程近1.1万海里;“雪龙2”号于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2025年5月28日返回,历时208天,总航程4万余海里。

5月28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抵达海南海口,标志着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自然资源部供图)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由来自国内外118家单位的516人组成。此次考察还联合英、美、澳、新(西兰)、挪、韩、泰、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科研机构的12位科学家共同参与,为国际社会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迈出坚实一步。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龙威表示,本次考察在技术方法创新、中国自主研发极地装备的规模化应用、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在作业时间、区域跨度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为未来执行大规模、高强度、国际化和跨学科的极地综合考察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中国和国际社会深入研究南极快速变化、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积极参与南极治理等提供了有力支撑。(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四川汉源山洪泥石流灾害受灾区域已近5000户恢复供电

在会见吉乔时,丁薛祥表示,中国党和政府始终把老挝放在周边外交的重要位置,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成果丰硕。今年是中老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5周年。中方愿同老方一道,在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引领下,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加强经贸投资合作,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打造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标杆,携手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刘跃进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他以冰城哈尔滨为例,“借助‘泼天富贵’,哈尔滨不仅把游客留住,还带火了整个东北冰雪经济,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一系列的城市IP运营,其中,“南方小土豆”“小砂糖橘”等一系列拟人化表达,深得外地游客的心。

天龙八部下坠Falling

海洋生态环保意识深入人心。连续多年在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湿地日等举办主题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60余家“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共同守护蓝色家园。舟山群岛-中国海洋文化节、中国(象山)开渔节等海洋节庆及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厦门国际海洋周等知名会展论坛,成为展现中国海洋特色文化的重要平台。建成开放“海洋上的故宫”国家海洋博物馆,成为人民了解海洋文明、认识海洋资源、重塑海洋价值观的重要课堂。连续开展14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每年吸引千余所高校学生及600万人次公众参与,全民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的自觉意识明显提高,经略海洋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

近3000只风筝在辽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争奇斗艳”

当地时间7月28日,在巴黎奥运会射击男子10米气手枪决赛中,中国选手谢瑜夺得金牌。这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获得的第三枚金牌。(制作 徐妙巧)

人民网评:全力确保清明节祭扫安全文明有序

记者问:据报道,中国军队近日在中缅边境举行实弹军事演习。外媒分析称,此举被视为向缅甸军方和武装组织发出遵守休战协议的信息,也是阻止冲突蔓延到边境的一种方式。请问对此有何评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